想要全年都健康,春季起居調攝很重要~
《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中說:“起居有常,,不妄作勞”,說明,起居調攝是養(yǎng)生中的一個重要部分,?!秲冉洝分羞€說,春季應“夜臥早起,,廣步于庭,,被發(fā)緩形,以使志生”,,這里簡要地告訴我們春季起居調攝的原則,。那么,具體的起居調攝該怎么做呢,?
春季起居調攝有講究
春天氣溫適中,,機體產生的熱量正好與體外的環(huán)境相協(xié)調,這使得皮膚和肌肉的微血管處于舒張狀態(tài),,血流緩慢,,流入大腦的血液相應減少,如此一來,,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的興奮性刺激信息自然減弱,。
另外,春天的氣溫,、濕度都十分適合睡眠,,加上春天比冬天夜短,故出現(xiàn)了“春眠不覺曉”的生理狀態(tài),。因此,,有必要對作息進行調適,具體說來,,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:
1.晚睡早起,,與日俱興
所謂天人相應,人的起居作息應與日起日落相吻合,。雖然我們已經進入現(xiàn)代文明社會,,人們的活動打破了時間的限制,但是無節(jié)制的夜生活,給人們的健康帶來許多負面效應,。因此,,當進入春季六節(jié)氣,自然界萬物復蘇時,,人們應該做到晚睡早起,,在春光中舒展你的四肢,呼吸新鮮空氣,,舒展陽氣,,以順應春陽萌生的自然規(guī)律。
首先不提倡過早起床,,因為人體的生物時鐘尚處于“休息狀態(tài)”,,容易造成血壓、體溫,、心跳,、呼吸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生物鐘的磨損,損傷健康,。另外太陽尚未升起,,地面還聚集著較多的污濁空氣,對人體極為不利,,所以白天反而沒有精神,。
其次,綠色植物夜間行呼吸作用,,排出的二氧化碳還未消失,。只有待太陽出來后,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,,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后,,才排出氧氣。也只有此時,,在樹林中鍛煉才對人體有益,。此外,早起氣溫低,,人體還容易受風寒侵襲,。
2.睡眠的調攝
春季六節(jié)氣中,隨著氣溫升高,,氣候逐漸變暖,,人的皮膚松弛,毛孔放大,,皮膚末梢血管的供血量增加,這些導致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發(fā)生鎮(zhèn)靜、催眠的作用,,使身體困乏,,即民間稱的“春困”,就是由于季節(jié)變化所引發(fā)的一種生理現(xiàn)象,。此時,,調整好睡眠,對春季養(yǎng)生極為重要,。
?。?)保證足夠的睡眠
每夜睡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對健康十分重要。一般一個睡眠周期為1.5-2小時,,則以睡完3-4個周期(6-8小時)最好,;若不能,則睡整數(shù)倍的睡眠周期,。因為完整周期可以自然醒來,,而喚醒或用鬧鐘鬧醒都不利健康,有人稱為是“慢性自殺”,。
?。?)睡前保健有學問
睡前保健的重點是調攝心神,即精神調攝,,“先睡心,,后睡眼”就是這個道理。第一,,在睡覺前半小時使情志平穩(wěn),,心思寧靜,屏棄一切雜念,;第二,,睡前要稍事活動身體;第三,,睡覺前要洗面,、洗腳,按摩面部和搓腳心,。腳上有幾條陰陽經絡經過,,人體有66個通往全身的重要穴位都在足部交錯匯集,所以用比體溫高(40~45 攝氏度)的熱水洗腳,,如同用艾條熏灸穴位一樣,,能推動血氣運行,溫補臟腑,,安身寧心,,能消除一天的疲勞,,利于入睡。
?。?)適當午睡消春困
中午飽食以后,,因為有更多的血液要流向胃,這時午睡有利于消除春困,。一般午飯后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時進行午睡,,時長一般為半小時。有條件的最好脫衣躺下睡覺,,不要坐著或和衣而睡,。